有端王在蛮夷不敢轻举妄动,朝廷内部也不会人心涣散,外面还有一个瑞王虎视眈眈的盯着皇帝陛下屁股底下的那把椅子,皇上纵然有统治之才,但是面对这样一副外忧内患的局面也不免头疼不已。
父皇当年临死还不忘给自己添堵,留下一道圣旨赦免德妃和瑞王,不,应该是太妃了,竟是让她出宫抚养,还给瑞王赐了封地,命他们即刻前去封地,就为了趁皇上还没有缓过神来收拾他们赶紧逃命。
现在瑞王不好好的待在自己的封地,到处作乱,妄想他的龙椅,扰乱他的朝堂,皇上对瑞王是恨不能抽筋扒皮,对给予这一切的父皇也是怨声载道。
就为了那个所谓的真爱,父皇陷国家大义于不顾,就算是知道瑞王最后妄图谋朝篡位他都不舍得惩罚他,说的好听,流放到封地,永世不得进京,呵!
瑞王的封地地处西北凉城,凉城虽比不上江南鱼米水乡的富饶,但是也算是整个西北最富裕的地方了,而且凉城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地处战争要塞,连通蛮夷与墨国的必经之道,父皇这是等于掐住自己的咽喉,把住了自己的命脉呀!
皇上每次想到瑞王就忍不住地咬牙暗恨,更恨自己的父皇如此无情的对待,都说帝王无情,父皇不是无情,他是把他所有的情都给了一个女人,然后对于那个女人的儿子也是爱屋及乌,无限的宽容放纵。
端王在醒来的第二天就悄悄的进了宫,此时在御书房里等着皇上下朝,乾帝知道端王进宫之后,一下朝就匆匆的朝御书房而来。
听到脚步声端王就镇定的起身,整理一下衣衫,见皇上进来就双手抱拳行礼,“参见皇兄!”
皇上一把扶起端王,打量他的神色,见他脸色还有些苍白,就忍不住问道:“璟泽,身体可还好?”
“皇兄放心,已无大碍。”端王表情柔和下来,他们兄弟相依为命这么多年,初时母后忙着对付德妃没时间照顾他,都是皇兄手把手的带他教他,所以他们感情极深,又加上两人年龄相差十几岁,相处起来是兄弟,却更似父子。
“何时醒过来的?”此刻皇上也是猜出端王绝对不是像外界说的那样昨天刚醒过来,有些生气,但是多的还是对他的愧疚。
“十天前。”端王也不隐瞒,他也是知道发生这样的事情之后,皇兄肯定会猜到自己之前就已经醒了过来。
“也就是说你的那个小王妃还没进门的时候喽?”皇上看着这个弟弟,还真是能忍,连成亲这么大的事情都能这么忽悠过去。
端王白了这个一直想要看自己变脸的皇兄一眼,一看他那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直接转移话题,“昨天那些人您打算怎么处置?”
昨天端王审完之后就把人送到了皇宫交给了皇上,连同在京郊的民宅里抓到那一批人。
乾帝想到那些人眼神就变的阴冷起来,不过看看端王的样子就隐去眼里的冰冷,拍拍他的肩膀说道:“这件事情交给皇兄处理,你在府里好好养伤。”说完愧疚的看了他一眼,“以后不要这样了,以身犯险换来的太平我也坐不安稳。”最后连我都出来了,可见也是真情实意的。
端王有些感动,不过还是面无表情的样子,“以后不会了,让皇兄担忧了是璟泽的过错。”
乾帝叹了一口气,“母后也很担心你,等会儿到慈宁宫去看看母后吧。”
“臣弟知道。”皇上不说他也是会去慈宁宫一趟的,所以就痛快的说道。
讲完了正事乾帝就又开始逗端王了,换了一副表情,笑着问道:“皇兄给你赐的王妃你可还满意,听母后说是个小美人儿。”在小字上加重了读音。
端王懒得理他,再说了他也没有兴趣在别人面前谈论自己的王妃,就算是自己的皇兄也不行,于是一抱拳说了句,“若皇兄无事臣弟告退。”说完不顾乾帝在后面的呼喊打趣转身就走。
皇上身边的刘公公忙擦了把脑门上的虚汗,也就是这位才敢于这样对待皇上,而且皇上不但不生气,反而乐见其成,乐此不疲,所以也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那就是端王得罪不得!
太后一早就收到了端王进宫的消息,然后一直跟常嬷嬷抱怨,“你说璟泽刚醒过来身体还那么虚弱怎么就不知道在府里多养养呢?这一大早的就进宫来,王妃也不知道劝劝,到底是年纪小。”说着还怨上了沈琪。
常嬷嬷都不知道要怎么接这话了,也幸好太后她只是想要抱怨两句并没打算听旁人说啥,就又接着说道:“不行,这次哀家一定要赏赐一个懂事的宫女照顾我璟泽,王妃年龄太小难免疏忽。”说完觉得自己的决定很是英明,于是就决定这么定了。
所以当端王坐着车撵来到慈宁宫的时候,太后身边就多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宫女,身材窈窕,面若桃花,胸前鼓鼓的很是有料,按太后的说法就是一看就是个好生养的。
端王一进来就下跪行礼,“儿臣参见母后,愿母后吉祥安康。”语调平缓,表情平静。
端王其实跟太后并不怎么亲近,小时候想要亲近的时候被她忽略的太久,以至于到最后就找不到要跟母后亲近的理由了,也亲近不起来了,正因为如此等太后惊觉端王的疏离之后才后悔当初对他的忽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太后一直觉得对端王有愧。
她想着法的亲近端王,事事都想要给他最好的,但是端王已然长大,不再是当年那个哭喊着要母妃,在后宫风雨飘摇随时丧命需要母妃保护的小娃娃了,他也不需要了。
然后就是如今的局面,太后一味的以她的方式补偿着端王,认为是对端王好,却从来都不过问端王需不需要。母子交流太少,隔阂永远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