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杨宪朱雄英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佳作大明:自爆身份后,老朱绷不住了》,由网络作家“京海第一深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明:自爆身份后,老朱绷不住了》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京海第一深情”的创作能力,可以将杨宪朱雄英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以下是《大明:自爆身份后,老朱绷不住了》内容介绍:才众人吵闹的时候。刘伯温却没有开口说话。因为改革商税这件事,是自己一手主导的。虽然不知道具体的结果,但是刘伯温知道。朝廷的税收必然会有所增加。但是却没想到户部尚书说的这么离谱。之所以没有率先开口。还是刘伯温这些年养成的谨小慎微在作祟。哪怕是自己现在已经贵为宰相。......
《畅读佳作大明:自爆身份后,老朱绷不住了》精彩片段
一千多万两银子的数字说出来之后。
原本还因为蓝玉之功而闹哄哄的朝堂瞬间 就安静了下来。
钦天监监正满脸怪异的看着户部尚书。
心道户部尚书这是得了什么失心疯。
自己说的天象是可以信口胡诌的。
反正也没有人刻意的去查验。
可是您身为户部尚书却说出这样的话。
简直就是离了大谱。
因为户部作为掌管大明钱粮的衙门。
每一文钱都是有来路,有去处的。
根本不可能信口胡诌。
更不要说是一千多万两银子的巨款。
还是金陵一地的商税。
商税改革了是不假。
可是大明一年的税收才多少银子。
您也太能吹了!
其余人的心思也都差不多。
纷纷用怪异的眼神看向户部尚书。
文武百官因为户部尚书的这一番话。
陷入了一阵诡异的寂静。
全都不可思议的看向户部尚书。
除了这些人之外。
还有一个人的眼中也充满了 不可置信。
这个人就是朱元璋的结义兄弟。
此次对北元作战没有出征的汤和。
汤和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和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一样的。
根本就不相信会有这样离谱的事情发生。
那可是 一千多万两白银啊。
这户部尚书怎么敢这么信口雌黄。
别人不敢问,但是汤和敢主动开口:
“你说的一千万两白银。”
“只是一个季度,并且只是金陵这一地的?”
听到汤和明显带着怀疑的诘问。
户部尚书的脸上却没有丝毫不爽的表情。
毕竟但凡是个正常人,在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都会本能的表示怀疑。
自己不也是经过好一番核实之后。
才敢把这个消息说出来的。
而汤和的这一番疑问。
却像是丢进油锅里的水滴。
瞬间就让整个朝堂上炸开了锅。
“就是,尚书大人,您替陛下掌管天下钱粮。。”
“本就该是个严谨的态度。”
“可是您听听您这话,哪里有半分户部天官的样子?”
“一千万两银子,还仅仅只是金陵一地一个季度的商税。”
“咱们大明一年的税收才多少钱。”
一个官员开口说道。
话音刚落又有一个御史直接站出来对朱元璋说道:
“陛下,户部尚书公然欺骗陛下,藐视天威。”
“臣请陛下斩了户部尚书,以正朝纲。”
听到此人的话,却没有人放在心上。
因为这是朱元璋给这些御史的特权,风闻奏事。
所谓的风闻奏事基本上就跟胡说八道差不多。
要知道 这可是户部天官, 哪能说杀就杀的。
更不会因为他的一句话就杀了。
然而众人对于户部尚书这番话的怀疑程度却丝毫没有减弱。
依然连番的出言诘问。
搞得户部尚书一个头有两个大。
而此时刘伯温也缓缓的开口了。
对着户部尚书问道:
“此事千真万确?”
刚才众人吵闹的时候。
刘伯温却没有开口 说话。
因为改革商税这件事,是自己一手主导的。
虽然不知道具体的结果,但是刘伯温知道。
朝廷的税收必然会有所增加。
但是却没想到户部尚书说的这么离谱。
之所以没有率先开口。
还是刘伯温这些年养成的谨小慎微在作祟。
哪怕是自己现在已经贵为宰相。
这种行事风格一时半会儿也改不过来。
不过刘伯温却知道这件事皇帝十有八九已经知道了。
“臣李善长参见陛下!”
李善长面见朱元璋后,对着朱元璋行礼说道,
“不知道陛下召臣入宫,有何要事?”
朱元璋看着面前的李善长,没有直接开口说话。
朱雄英曾说过,杨宪排除异己,打压同僚。
胡惟庸更是怀有谋反之心。
朱元璋能拿下杨宪,又怎么会对更加危险的胡惟庸没有防备呢。
所以朱元璋早就已经安排了锦衣卫暗中盯着胡惟庸的动向。
只是让朱元璋没想到的是。
胡惟庸居然心急成这个样子,居然连一天都等不了。
自己这边才刚刚拿下杨宪,他就迫不及待的去找李善长去了。
那胡惟庸是李善长的门生,不光是胡惟庸。
朝中很多大臣也都和李善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所以自己肯定不能让李善长一家独大。
只是李善长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劳苦功高。
本身又没有犯什么错。
自己肯定不能像对待杨宪那样对待他。
既然如此,不如让他致仕,也免得将来君臣之间发生什么不愉快。
“善长啊,赶紧起来,你我之间的感情,非同常人,不必如此多礼。”
朱元璋笑着对李善长说道。
李善长起身后回道:
“臣知道陛下对臣的爱护之意,只是君臣之间 礼不可废。”
朱元璋招呼太监赶紧来给李善长搬来一个绣凳。
等到李善长坐定之后。
朱元璋开口说道:
“善长啊,你跟了咱多少年了?”
李善长赶紧回道:
“回 陛下的话,臣是前元至正十三年跟的陛下。”
“说来惭愧,当初陛下平定滁州,臣自行举荐自己。”
“到如今已经二十多年了。”
朱元璋点头叹道:
“是啊,咱们君臣之间已经相处二十多年了。”
“也从壮怀激烈到如今 垂垂老矣了。”
听到朱元璋的话,李善长赶紧拍马屁:
“陛下龙精虎猛,正值当年,倒是臣才是真的已经老朽了。”
朱元璋摆了摆手:
“咱倒是想龙精虎猛,可惜这年岁不饶人。”
“有时候咱也挺羡慕你的。”
“能有机会在家颐养天年。”
“不用操持国事,跟家人共享人伦之乐。”
李善长原本还想说些什么。
但是忽然发现朱元璋话里的气氛不对。
抬头一看,果然眼神中带着一丝玩味。
李善长心中顿时就明白过来了 。
这是陛下在劝自己辞官呢!
李善长心中顿时大警,好端端的,陛下为什么要劝自己辞官?
莫非是因为杨宪的事?可是杨宪跟自己明明没有什么关系啊。
甚至自己和他还是政敌一样的存在。
按理说不是应该更器重自己才是。
一时间,李善长也拿不定主意了。
于是便开口试探道:
“陛下说的是,臣也想早点回家含饴弄孙,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所以臣想请辞官归家,好好的过几年安稳日子。”
朱元璋闻言说道:
“善长啊,你这说的什么话。”
“这朝中这么多的大事,咱还等着你帮咱分担呢。”
“那些年轻官员做事毛毛躁躁的,哪有你来的老成持重。”
“你可不能走,你走了咱指望谁去。”
然而李善长听到朱元璋的话,更加确定了 朱元璋不是在试探自己。
提到那些年轻官员,不正是要替代自己。
若是平时也就罢了,偏偏是杨宪被抓的这个敏感时期。
李善长就算是再傻 ,也知道这位皇帝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虽然很舍不得这个位置,但是李善长也知道,再坚持下去,对自己没什么好处。
于是再次说道:
“陛下不用再劝了,你看臣现在,走路都晃晃悠悠的,臣也担心万一出什么岔子,那臣真是百死莫赎。”
朱元璋这才长叹一声说道:
“善长啊,咱是真舍不得你。”
“可是咱同样也舍不得累着你。”
“你我君臣二十几年,早就已经相知相得,没必要玩那些虚头巴脑的把戏。”
“既然你执意要走,咱也就不多劝你了。”
“想要什么赏赐,尽管跟咱说。”
“咱都会满足你。”
李善长再次起身行礼道:
“臣多谢陛下!”
另一边,朱棣来到太子府想要看望自己的小侄子。
此时的朱棣还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尚未就藩。
来到太子府之后就一路嚷嚷着要 见朱雄英。
朱标听到朱棣的喊叫,担心吵到怀里的朱雄英,便出声制止道:
“多大的人了,还这么毛毛躁躁的,一点稳重气都没有。”
听到大哥的话,朱棣脸上还是笑嘻嘻的说道:
“大哥,我这可不是不稳重,我是太想见我小侄子了。”
朱棣是朱标从小看着长大的。
怎么能不知道他的心思:
“你先别看你小侄子了。”
“来我问问你,你最近功课怎么样了?”
听到朱标的话,原本还一脸兴奋的朱棣脸色顿时就垮了下来:
“大哥,我就跑来看看小侄子。”
“你怎么还要考校功课啊。”
朱棣最喜欢的是行军打仗,而不是读书写字。
看到那些书本头都是疼的。
这大哥哪都好,就是对自己功课管教的太严了。
听到朱棣的话,朱标顿时就生气了:
“父皇给你请了教授教你圣贤书。”
“是为了让你懂其中的道理。”
“没想到你整天就知道玩玩玩。”
“过几年就要就藩的人了。”
“到时候让我怎么放心得下。”
听到朱标的话,朱棣小声嘟囔道:
“读书?读书可把蒙古人读不走,还是刀剑厉害一些。”
然而两人距离实在是太近了还是被朱标给听见了。
当场就要呵斥。
一旁的常氏看到事态要开始变得不可控。
赶紧对朱标说道:
“好了好了,难得老四今天来看雄英。”
“你还在这考校功课。”
“真要是这样,老四还不如不来了呢。”
今天朱棣来太子府看雄英是家事,不是国事。
既然不是国事,作为长嫂,常氏就需要拿出长嫂的态度来。
一家人和和美美的,这一点常氏还是分的清楚的。
听到常氏帮腔,朱棣的脸上再次露出笑意:
“就是就是,还是皇嫂疼我。”
“我好不容易得了空,来看我的小侄子,大哥还要训我。”
朱标见状还要再说些什么。
正好此时朱标怀里的朱雄英也醒了。
常氏赶紧开口说道:
“雄英醒了。”
“快,你四叔来看你来了。”
有了台阶的朱标也不再提这件事。
而是笑着说道:
“正好雄英醒了,你想看就好好看看。”
朱棣见状赶紧走上前去。
开始逗弄 朱标怀里的朱雄英:
“雄英,你赶紧长大,到时候四叔带你骑马玩 !”
刚刚睡醒的朱雄英听到四叔两个字。
立刻就来了兴致。
【这就是自己那个将来要造反的四叔吗?】
原本还想阻止朱棣胡言乱语的朱标在听到朱雄英的心声之后。
顿时愣住了。
看向朱棣的眼神也充满了深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