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宋隐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我,大明首富,朱元璋都酸了完整作品》,由网络作家“大江大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江大河”的《我,大明首富,朱元璋都酸了》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朱棣眼睛直勾勾盯着火炮。宋隐看着朱棣对火炮的痴迷,并不当回事。刚刚已经教了不少,接下来就看他自己领悟了。宋隐留下一句好好学习,自己离开去找到王文,让他照顾朱棣。还在原地的朱棣,宝贝的的抚摸着火炮,十分想要尝试。夜色已深,都舍不得离开。“公子,您想真打,就得先进行训练。”炮兵伍长黄......
《我,大明首富,朱元璋都酸了完整作品》精彩片段
朱棣看着漫天烈焰,手脚冰冷,身体颤抖。
靶场上如果是真人,会如何?
绝对会被这些炸弹炸成肉泥吧!
朱棣脑海里冒出一点模糊的概念,宋隐似乎将威力巨大的攻城战术,浓缩了。
不等攻城,就绽放出攻城的威力。
普通士兵根本无人躲得开。
千人军队遇到火炮,同样呼吸间全灭。
“这是热武器战争的威力?”
朱棣眼睛一亮。
演习结束。
炮兵伍长激动的还想继续。
下一秒。
百夫长把他骂的狗血淋头。
几发炮弹,一百多两银子没了。
宋隐却毫不在意,碰了碰还在发愣的朱棣,“回神了。”
“看明白了吗?”
“这是我研发的新型火炮。”
“之前的火炮用铜所制,容易变形,还很笨重。”
“十门火炮仅有那么一两门可以用,军队使用这些火炮,损耗的钱财太高。”
“而这款火炮通体用钢铁替换铜,高达九成的成功率。”
朱棣灵光一闪,假以时日大规模制造,军队配备岂不是都没问题?
以前的两军的对战将演变成火炮互攻。
战场瞬间就变成地狱。
“宋大人,火炮还有别的用途吗?”
朱棣连忙问。
宋隐拍了拍火炮,“还可装于海舰上,用于海战。”
“现今火炮还在不停的改进和升级。”
朱棣凝滞点头,在茫茫大海上,被火炮命中,唯一的下场就是死。
无论海战还是陆战。
有十门以上的这种火炮,绝对能改变战场形式。
若是百门火炮齐射,任何大军都事土鸡瓦狗。
朱棣想到这,神情瞬间凝重,“宋先生,我就学这个火炮,跟先生学打仗!”
朱棣激动的脸色涨红,眸子里却是无比的坚定。
“未来战争形势就是如此吗?”
宋隐心里闪过一抹诧色。
这小子都开口喊先生,看来老朱这儿子,被咱镇住了啊。
宋隐哈哈笑了,“说的没错,未来战争就是这样。”
“不过,想要更多火炮,咱们需要先赚银子。”
“因为每一发炮弹造价十两银子。”
宋隐指向千米之外,被炮火荼毒的靶场。
“刚才打出去十二发炮弹,相当于花了一百多两。”
“你要牢记,未来战争也是银子战争。”
“没银子就打冷兵器之战,有银子才能像刚才一般用火力轰炸。”
朱棣无比震撼!
不管什么样的战争打的不是银子。
火炮则是让银子翻倍。
只要银子越多,战争的胜算就越大。
想到这。
朱棣眼睛直勾勾盯着火炮。
宋隐看着朱棣对火炮的痴迷,并不当回事。
刚刚已经教了不少,接下来就看他自己领悟了。
宋隐留下一句好好学习,自己离开去找到王文,让他照顾朱棣。
还在原地的朱棣,宝贝的的抚摸着火炮,十分想要尝试。
夜色已深,都舍不得离开。
“公子,您想真打,就得先进行训练。”
炮兵伍长黄海一脸无奈。
王文已经吩咐过,知道朱棣是宋大人特意关照的人。
听到训练,朱棣眼睛都亮了,毫不犹豫点头,“好,我们一起训练。”
黄海有些意外,这种富家公子哥真能吃苦吗?
黄海有意拿起拖把,“你要有心理准备,训练很苦,先学如何清理炮管吧!”
朱棣毫不迟疑接过拖把,学着黄海的样子清理炮管。
几个炮兵看着满脸漆黑的朱棣,呵呵直笑。
朱棣有点感觉了,黄海丢给他一块白色抹布。
“没有黑点才算合格。”
“自个看。”
朱棣将白布往炮管一抹。
取出时,看到白布变黑布,有些懊恼。
朱元璋又想到宋隐。
这么一看,宋隐跟他处决的那些贪官还真不一样。
虽说宋隐爱财。
可是他贪的钱,远远低于他在沛县的政绩。
比如说徐庆花五万两向宋隐买平县县令一职。
徐庆若是上任后造福百姓,是个好官。
那就是花十万两,朱元璋也愿意给平县送上一个这样的好官。
旋即,朱元璋又想到了当朝的局势。
等他回京,就要封胡惟庸为相。
如此一来,胡惟庸手中的权势会更大。
朝中就需要有人能够与之抗衡。
这人却不能是淮西派系和浙东派系的人。
要不要直接找一个能办事的贪官?
贪官?
等等!
朱元璋愣住了。
他怎么跟宋隐想到一块去,启用贪官?
思虑间,目的地朱家庄到了。
偏僻的朱家庄,像极了世外桃源。
朱元璋等人下车步行,也不觉得疲惫。
“以后这里就封名为朱王庄如何?”
马皇后也同意。
长达十年的心愿一朝完成,朱元璋龙颜大悦。
他们在朱家庄随意走访。
朱元璋想看看老朱家祖先生活过的地方,更想看看现在有什么变化。
不过他还是下意识觉得不会太大。
朱家先祖也是因为在这里无法温饱,才选择搬离。
未曾想。
很快就被事实打脸。
视线所及,没有想象中的一片片荒地。
农田里全是长势喜人的农作物。
一块空地都没有。
朱元璋惊讶之余,心中倍感欣慰。
“多年过去,现今农民的日子也好过了。”
走过农田,视线里出现了房屋。
原以为这是百姓住所,可走近才发现,门匾上竟挂着布坊、酒厂、干果加工厂等作坊名称。
朱元璋大吃一惊。
这些作坊的规模,竟然不输于繁华城市里的规模。
由此可见,朱家庄百姓的生活欣欣向荣。
朱元璋别提有多高兴。
同时也好奇。
朱家庄发展的太超前了吧?
朝廷并没有对朱家庄进行过扶持。
为何朱家庄却如此的繁荣昌盛,远超其他的地方。
心里疑惑。
朱元璋来到了百姓们的住所。
百姓们看到他们这些外人,并没有表现出惊讶之色。
只当朱元璋几个是生意人。
朱元璋来到了村长家。
了解得知,村长一家,还是老朱家先祖远亲。
朱元璋祖父离开朱家庄避难,村长朱耀祖辈给予过帮助。
踏进后院,他们看到了七十来岁,精神抖擞的村长朱耀。
宋耀热情的迎上来,“听说你们是来寻亲的。”
朱元璋点头,“是啊,因为隔了好几代,寻到这里也是颇花时间。”
宋耀笑道,“那还是真不容易。”
朱元璋点了点头,“我们每年都花钱找人帮我们,确实是花了不少时间和银子。”
宋耀闻言,觉得朱元璋等人相当重亲情。
当即端来热茶和水果等小吃请他们品尝。
朱元璋闻着茶香喝了口茶,心知这茶不是普通人喝的起的。
“朱老伯,你这日子过的舒服啊,儿孙也都孝顺吧?”
聊到儿孙,宋耀自豪地笑了。
“你们一路过来,看到各式各样的作坊了吧,其中许多都是咱孩子们开的。”
“虽然受朝廷重农抑商国策的影响,不过也赚了不少钱。”
朱元璋心里微沉。
他还以为会听到重农抑商国策不好的论调。
宋耀脸上洋溢着幸福微笑,“他们每月都会给我送来各种生活用品,不用再费心去购买。”
“现在我连田地都不管了,只管安心养老就行。”
朱元璋听了都羡慕。
“朱老伯,神仙般的日子也不过如此了。”
“村里羡慕你的人怕是不少吧!”
谁料。
朱耀却摇了摇头。
“村子的老人,也都不愁温饱,在儿孙伺候下颐养天年呢!”
朱元璋不禁兴奋起来,“这么说来,村里的日子过得很不错啊!”
宋耀笑了,“是的。”
“我们能有今天的好日子,还得感激沛县县令宋大人啊!”
朱元璋无比惊讶。
这好日子跟宋隐有什么关系?
“朱老伯,这话怎么说?”
宋耀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笑道,“你们跟我来。”
朱元璋疑惑地跟了上去。
宋耀带着他们,来到作坊区。
他对朱元璋介绍作坊的情况。
“我们村的作坊,涵盖了各行各业。”
“吃的糖、果干、肉铺,穿的有布庄、鞋厂、皮革厂……”
“你看,水泥厂就是我家的产业。”
朱元璋一边观察,一边思考。
“朱老伯,这么大的规模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吧?”
“你们当初是哪里来的多少钱投入呢?”
宋耀感激道,“当然是宋大人啊!”
“三年前,宋大人入股了这些作坊。”
“做出的东西,宋大人就派人来收购,统一送到沛县售卖。”
朱元璋不禁给宋隐的才能加了一分。
村民有了可观收入,老人得以颐养天年。
这舒服日子,胜过许多贫困地区的百姓。
“村里每户一年下来的收益也不错吧!”
宋耀点头,“种庄稼跟做生意的收入,每家都不低于五十两。”
朱元璋高兴地点头。
农户能有这么高的收入相当不错了。
外出打工的店小二,不过二两的月钱,两年都赚不到五十两。
留在家里种田的农户,收成更少。
朱元璋替他们高兴的同时,纳闷地问,“刚才听你提到入股,这是什么意思?”
宋耀开心解释,“当初我们没有钱,零星的作坊只够自产自足。”
“宋大人以银子入股,扩大作坊的规模。”
“然后作坊赚的钱,宋大人每年都按投钱比例分红。”
朱元璋明白了入股的意思。
只是很快察觉到不对。
“宋隐只投入一次银子,却每年都取走一部分作坊的收入?”
朱元璋觉得,宋隐占尽了便宜。
果然,接下来宋耀的话,让他差点吐血。
宋耀点头,“宋县令每年大概从作坊收成中分得二万两白银。”
“什么?”
“二万两白银?”
朱元璋肺都快气炸了。
这个挨千刀的宋隐。
如此偏僻的村庄每年都要贪墨二万两白银!
简直是天理不容!
最新评论